網站建設:中企動力長春 吉ICP102900號 版權所有 吉林京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圖重構 醫藥行業邁向“全球新”
70年間,中國醫藥行業的版圖被“大航?!钡挠抡邆冎貥?。政策、科學和資本市場一起推動著中國醫藥及生物技術企業在進化過程中不斷探索。創造過輝煌成績的中國藥企以極大的熱情積極擁抱創新。
同時,重磅政策的密集出臺對行業的疊加影響愈發顯著。轉型既是中國醫藥企業把握趨勢、謀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其行穩致遠、破繭成蝶的必由之路。
發展前景廣闊
70年斗轉星移,國內企業的創新藥已具備國際水準,國內創新與全球創新的差距逐漸縮小,中國制藥行業正從“中國新”走向“全球新”。
近期醫藥創新盛會相繼召開,引發各界極大關注。中國臨床腫瘤學(CSCO)年會吸引了35000人參加,創出歷史新高。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同時邀請政商學界代表與會交流,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倫敦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相關人士悉數到場。CSCO年會展示了目前我國藥企的科研實力:一方面,國內免疫療法臨床數據優異;另一方面,國產創新藥在靶向治療方面亮點頻出。
數據顯示,國產新藥臨床申請(IND)數量大幅攀升。2003年-2012年,國產新藥IND申報數量維持在30個左右,從2013年開始逐年增加,2017年國產新藥IND數量達到131個,2018年國產新藥IND數量達到224個。
長江證券預計,2019年,普那布林、贊布替尼、恩莎替尼和貝格司亭有望在美國提交上市申請或完成臨床試驗,標志著國內創新藥產業進入新階段,創新從國內走向全球。
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閆希軍表示,公司現在和未來的產品線豐富,發展前景廣闊。
醫藥投資成“風口”
生物醫藥企業持續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醫藥制造領域作為科創板重點支持行業之一,其中更包含了一眾創新藥制造企業。
“創新藥一直是醫藥研發皇冠上的明珠,創新藥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我國創新藥研發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迸d業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徐佳熹表示,創新藥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醫藥投資的最大“風口”。
科創板為未盈利科創企業列出五類上市標準。標準五要求上市企業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特別提到,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一類新藥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吧鲜袠藴饰寰褪强苿摪鍨樯镝t藥行業專門開辟的快車道?!北本┑貐^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員說,科創板對醫藥公司盈利不做要求,強調的是公司的創新和技術能力,為研發周期漫長、投入巨大的創新型生物科技類公司創造了良好的資本環境。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表示,資本市場需要科技創新板塊,如果一家企業的戰略與國家戰略相吻合,就可形成一股順勢而為的力量。
重磅政策驅動高質量發展
2015年8月,《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發布,拉開藥審改革序幕。此輪改革以“鼓勵創新”為首要任務,2017年起密集出臺重磅政策,鼓勵海外新藥引進和本土新藥研發。
改革序幕拉開至今,成績斐然。創新藥審評審批平均時長由3年左右縮短至12個月以內,進口新藥境內外上市時間差從近12年縮小到5-6年,大幅提高國內患者對新藥、好藥的可及性。IND和上市注冊申請(NDA)數量攀升,有效增強了創新藥研發和引進的積極性。
波士頓咨詢認為,對藥企而言,伴隨政策紅利而來的,還有市場競爭的加劇。即使是創新藥的研發和引進,目前國內管線也扎堆于成熟或少數熱門靶點。未來能否快速將管線產品推向市場、取得先發優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促進了國內醫藥及生物科技公司重新思考,在劇烈變化的外部環境下,企業應采取何種策略。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醫藥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創新轉型??鐕幤髮a品組合重點從成熟產品轉向創新產品,并加速上市;而國內藥企則加大對創新管線的投入,培養承接創新業務的組織能力。
吉林京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